新华社那则消息跳出来的时候,不少人手机屏幕都亮了——45岁的霍启刚又添了个新头衔: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广州体育学院大礼堂里闪光灯噼啪作响,这位穿着合身西装的豪门二代接过聘书的样子,倒像是给自家企业签了个平常合同似的平静。你细品这事儿,一个搞经济的牛津高材生,怎么就忽然成了体育文化掌舵人了?
这话得往前倒倒。年初两会那阵子,霍启刚在人民大会堂扔出那句“加班超36小时自动触发政府督察”的话,跟往热油锅里泼了瓢冷水似的。打工人都说这下可算有人给撑腰了,有人却纳闷儿:这不是给企业主脖子上架刀吗?我翻过霍启刚这些年的履历才明白,人家是真看透了内卷的死胡同。从推动“144小时免签”到盯着地方政府招商内耗,这位霍公子脑袋瓜里装的民生账本,怕是比多数企业家还厚实。

等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的章程摊开一看,霍启刚倒像早有准备。研究院摆明要弄岭南体育博物馆、搞青少年赛事体系,明眼人瞧得出这是瞄准了明年全运会的东风。而霍启刚兜里那张香港奥委会副主席的名片,和办公室里那堆亚运项目资料,忽然就显得恰如其分了。有意思的是同批受聘的三位当家人,广州体院书记米银俊、澳门赛区筹备办主任潘永权,加上霍家这位掌门——穗港澳三地的体育血脉,就这样被一张聘书串联起来了。
看到这儿有人拍大腿:“娶个世界冠军当老婆,可不就是开了体育圈绿色通道吗?”这话倒也道破几分玄机。郭晶晶的裁判制服还挂在巴黎奥运场馆里呢,77块金牌堆成的江湖地位,早成了中国跳水的金招牌。但更绝的是这位“千亿儿媳”的生活做派,戴着五毛钱发圈逛超市的镜头被狗仔拍到过好几回。霍启刚在记者会上提起这事就乐:“她总说买发圈要找超市特价区啊。”这么个顶级豪门媳妇,活得还像个邻家妹子。

夫妻俩的默契还不止在生活态度上。郭晶晶前两年跑去港大念商科,英语课上得比当年练207C翻腾还勤快。外人当是阔太充电解闷儿,直到看见霍启刚竞选中西区议员的演讲稿里夹着体育产业的英文术语,才咂摸出滋味——当奥运冠军要转型当智库太太,可比从十米台空翻入水难多了。如今霍启刚办公桌上摆着《体育社会学》和大湾区规划图,郭晶晶微信里那些前国家队教练资源,转眼成了研究院落地推进的活棋谱。
要我说霍启刚的升迁轨迹真够绝的:15岁前在伊顿公学背拉丁文,20岁在牛津琢磨股票曲线,30岁搞跨国并购生意忙得团团转,到了40岁反而沉到体育文化这摊事里。广州城里新挂牌的研究院墙上,挂着“打造湾区体育文明”的金字招牌,这位霍院长跟工人比划着说:“咱们不光要做展馆搞赛事,更要让街坊阿伯饮早茶时也能聊聊体育精神。”
回头看这对夫妻的组合拳,霍启刚前脚在两会为打工人发声,郭晶晶后脚在巴黎赛场撑起公正判罚;霍启刚的公文包里塞满湾区建设蓝图,郭晶晶的手提袋装的是社区福利院的捐款明细。你说这是豪门镀金也好,政治作秀也罢,可那些挤着地铁上班时刷到他俩公益直播的年轻人,分明在弹幕里敲下:“这才是我们想追的星”。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蓝图铺得越来越大,霍启刚的新身份也成了其中一块亮眼拼图。等研究院岭南体育博物馆开门那天,要是看见霍院长蹬着共享单车来剪彩,郭晶晶拎着布袋子给志愿者递矿泉水,大伙儿可别太意外。毕竟这对夫妻早就证明了:真正的豪门气象,藏在一饭一蔬的烟火气里;而国家需要的建设者,从来都在担当处闪光。

#热点观察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霍启刚升职背后:体育院长新身份与郭晶晶的平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