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王辛秋,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
擅长治疗:临床长于肺系病、脾胃病及内科杂症的治疗,尤善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慢支、慢阻肺、支气管扩张、间质性纤维化、过敏性鼻炎、感染性肺部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以及肺癌术后等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
1.中医病机认识
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虚损(本虚),痰浊、瘀血、气滞等病理因素壅阻(标实)。
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热壅肺。
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常见肺气虚、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
2.辨证分型与治疗
痰浊壅肺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胸闷气短,舌苔白腻。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痰热郁肺证表现为咳嗽痰黄黏稠,喘息气粗,发热口渴,舌红苔黄。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肺脾气虚证表现为气短乏力,咳痰清稀,食欲不振,舌淡胖有齿痕。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肺肾气虚证表现为动则气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
治法:补肺益肾,纳气平喘。
3.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选取肺俞、定喘、足三里等穴位,改善通气功能。
-穴位贴敷(三伏贴):用于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
4.中西医结合要点
-急性期以西医抗感染、解痉平喘为主,中医辅助缓解症状;
-稳定期以中医调理体质、减少复发为核心。
二、综合管理建议
1.定期监测肺功能:每6-12个月复查,评估病情进展。
2.个体化中医调理:根据证型动态调整方药,如冬季加强温肾纳气。
3.生活方式干预:戒烟、呼吸训练(如八段锦)、避免外感。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并延缓肺功能下降。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方案。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东城中医院肺病科王辛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